当前位置:花匠谷 > 花语 > 花与生活 > 春季蜜蜂巡礼
手机版

春季蜜蜂巡礼

来源:花匠谷 阅读:2.86W 次
  笔者从海南过冬回到贵州已是阳春三月,海南虽然无冬,但经历过严冬的贵州似乎春意更浓,桃李争艳,菜花飘香,正式宣告了春天的来临。小小的蜜蜂好像比人们更加敏锐地感知到春天的气息,早在一个月前 (1 月底至 2 月初),蜂王就已开产繁殖,现在第一批幼蜂已经开始陆续出房。由于蜂群已进入紧张的春繁期,我们一行数人受邀到各养蜂点去检查指导,有几点很深的感受,现报道如下。
  
春季蜜蜂巡礼
  1 、贵州省油菜种植面积大为缩减
  
  西南地区历来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,记得 60 多年前在我读小学的时候,地理课本上就有云贵高原油菜花的彩色插图。即使在 10 年前,只要一到这个季节,贵州无论是平地、坝子,还是坡田坡土,山上山下,沟沟汊汊,到处都是菜花,一片金黄。微风吹来,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菜花的芳香,令人心旷神怡。2005 年,法国洛泽尔省议会代表团来我省访问,其中有一些是养蜂工作者。我陪他们从省城贵阳出发,经安顺黄果树,然后再到黔西南州,几百千米的车程,一路上菜花飘香,不时还有蜂场出现。
  
  他们的议会副主席和法国养蜂联合会主席在座谈中曾多次提到,他们非常羡慕贵州的养蜂条件,还打趣地说:“真想把法国的蜜蜂都搬到贵州来放”。但时至今日,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,虽然仍有一些地方种有油菜,但种植面积已经大大萎缩,东一点,西一块,许多土地都闲置或撂荒着,油菜花俨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和辉“黄”。在一些地方,甚至走上几十上百千米,竟然找不到一块油菜田。例如,与省城贵阳相邻的龙里县,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幅景象。
  
  为什么农民不种油菜,道理非常简单,就是种植油菜的比较效益低。种一亩油菜,除去投劳投肥,一年收入也就二三百元。而现在外出务工,这点钱几天甚至一二天就可收入囊中。再加上现在青壮劳力都外出务工,留在家中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,所以秋季不种油菜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。
  
春季蜜蜂巡礼 第2张
  2、 不同地区的蜜源状况差异很大
  
  尽管从总体来看,贵州省油菜种植面积在逐年缩小,但不同地区的情况还有所不同。例如同属黔南州管辖的 2 个县——龙里和独山,春季蜜源情况就有明显的差异。
  
  毗邻省城贵阳的龙里县目前重点发展刺梨产业(刺梨是一种蔷薇科小灌木,有粉无蜜,果可食用),种植模式较单一,田中基本看不到油菜的踪影。独山县处于黔桂两省的交界之处,目前正在重点打造旅游产业 (其中包括生态旅游),生态条件远好于龙里县,森林覆盖率达 60%左右。许多地方目前仍然种有油菜,有些地方油菜种植面积还比较大 (尤其在坝区) 。我们这次在当地看到的蜜源植物除油菜外,在山区还有李、野樱桃、木姜子以及另外二三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花 (其中一种为杨树属植物,有花粉) 。两县的蜜源状况反差相当大。
  
  由于蜜源条件不同,看到的蜂群发展情况就不一样。在龙里县茶香村县妇联的扶贫点上,一个点放蜂几十群就会感到有压力,而独山县一个点可放蜂百来群。由于春季没有什么大蜜源,龙里县点上的蜂群仍需靠喂糖繁蜂、保蜂,而独山县的蜂群已进蜜粉,繁殖也相当好。
  
春季蜜蜂巡礼 第3张
  3 即使在生态条件较好的地方,有条件的蜂场也应实行小转地饲养,充分利用当地的蜜粉资源
  
  我们到独山县访问的是刘老伯中蜂养殖场。刘老伯本名刘厚发,是独山县巴台村农民,在广东打工时受到广东蜂农的影响,于 2008 年开始回乡养蜂,后在县林业局的支持下,到该县生态条件很好的深沟乡紫林国营林场办蜂场。经过逐年发展累积,现已扩展到现在的 200 群。由于他的蜂群养在深山林区,蜂蜜品质纯正,浓度高,深受消费者的欢迎。他养蜂致富的事迹曾先后在 《黔南日报》 《贵州民族报》 《贵州日报》 报道过。2013 年,中国蜂产品协会会长王啉也曾到该场参观过。
  
  深山林区养蜂好倒是好,但其优势在于夏秋季蜜源 (夏季的丝粟栲、秋季的盐肤木),早春蜜源有限,尤其缺乏像油菜这样的大宗蜜源,且深山林木蓊郁,早春气温低,也不利于蜂群繁殖。
  
  原来蜂场不大不觉得什么,现在蜂场规模扩大了就出现了问题。刘师傅的儿子在县里工作,也热爱养蜂,看到山外油菜花遍地金黄,而自己家这么多蜂群呆在山里无事可做,他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于是就动员父亲转地放蜂。刘师傅长期定地饲养,缺乏转地放蜂的经验,生怕转地时蜂群出问题,对转地放蜂的效果心里没有底,又心痛转地放蜂的运输费用,对此很犹豫。后被儿子说服,决定拨出 80 群蜂转到油菜场地试试看。我们这次到独山县,就先后看了他家分开的两个蜂场。
  
  山里的蜂场进了蜜粉,蜂王产卵繁殖的情况也还好,但天一阴下来,出勤就减少了。而 5 天前刚转地到油菜场地的蜂群,工蜂出勤很积极,子圈大,进粉进蜜的情况明显好于山里的蜂群,提起脾来显然要重得多,且蜂群已经开始往下加造新脾。看到这样的情况,不但主人家高兴,我们也感到十分兴奋。刘师傅的儿子说,等再过一二天,蜂群进蜜更多一些,一定要拉他父亲到油菜场地看一下, 用事实来说服老人家,彻底打消他的顾虑,把蜂场全部搬过来。
  
  谈到蜜源对养蜂的作用,这里还要举一个小例子。我们这次路过麻江县白竹林蓝莓种植园,园内养有2015 年秋天自己飞来的几群中蜂。经我们建议,该园自己播种了一千平方米的油菜(当然附近农民还有一些零星的油菜地) 。我们这次检查蜂群时就感到该场蜂群的繁殖还不错,其中群势较大的一群已经造了新脾,情况显然要比在龙里县看到的情况好得多。说明补充种植部分蜜源植物,对养蜂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。
  
春季蜜蜂巡礼 第4张
  4 、初学养蜂者最大的毛病仍然是脾多于蜂,蜂脾不相称
  
  2015 年秋天和这次检查,我们发现许多初学养蜂者对蜂脾关系普遍处理得不好,蜂群内常脾多于蜂。
  
  贵州早春气候骤冷骤热,易出现寒潮;一出太阳,外界气温又很高。气温回升后,加上外界蜜源刺激,蜂群内子圈就会迅速扩大。而一旦降温,由于脾多于蜂,蜂群受冷缩团后就会将部分子脾暴露在蜂团之外,以至于幼虫受冻挨饿,发病死亡。我们在这次检查中就发现部分蜂场发生了烂子病 (欧洲幼虫腐臭病),原因就在于此。
  
  因此,早春实行紧脾繁殖,平时严格实行蜂脾相称是再三要强调的,这是中蜂活框饲养的基本功,我曾经对养蜂员说过一句话: “如果做不到蜂脾相称, 就不要学养蜂了”。虽然话是过头了一点,但话糙理不糙。
  
  养蜂是资源依赖性很强的一项养殖业,从这次检查调研中可以充分看出蜜源对发展养蜂生产的重要性。因此,充分掌握当地的蜜粉源状况,对于决定在什么地方养,养多少,怎么养 (即采取什么样的养蜂策略和技术路线),是非常重要的。为此,我们目前正在从事建立蜜源植物丰富度的评价体系,以及补充种植蜜源植物的相关研究,这将为正确指导我省养蜂业的发展,尤其是中蜂产业,改善蜂群生存环境,开展生态养蜂,打造美丽蜂场,促进蜂蜜销售,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huajianggu.com/huayu/huayushenghuo/87549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花匠谷 All right reserved. 浙ICP备18007003号-4

文字美图素材,版权属于原作者。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,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立即处理。